許昌日報客戶端

                          請用瀏覽器掃描下載

                          關 閉

                          日前發布的《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24)》顯示,許昌數字政府建設指數居全省前列——

                          贊!民生幸福更有“數”

                          “許昌蓮城智能體”局部。本報記者 牛書培 攝

                          不見面審批、“刷臉辦事”、“高效辦成一件事”、“四電”、“免證可辦”……如今,一系列與數字政府密切相關的詞匯,已進入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在剛剛發布的《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24)》中,許昌數字政府建設指數居全省前列。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一項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那么,如何“點亮”數字政府,溫暖美好生活?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數智賦能產業轉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著力打造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隨著數字政府建設的推進,數字要素正在許昌加速聚集,也讓廣大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許昌,心中有“數”,未來可期。

                          數字城管讓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本報記者 喬利峰 攝

                          從“百姓跑”到“數據跑”

                          什么是“信息多跑腿,群眾少跑路”?以前,家住市區南海街的孫浩賢老人不太懂,可眼下他明白了。

                          年滿80周歲的孫浩賢老人,需要到社區辦理高齡補貼手續。過去辦這事,得跑好幾趟,需要兩天時間?,F在呢?從錄入信息到辦理完成,只用了1分鐘!他說:“路少跑了,心貼近了?!?/span>

                          一件小事,足以印證數字政府建設的目的:讓城市建設更智慧、社會治理更高效、百姓生活更有品質。

                          我市數字政府建設始終把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推進數字化改革的根本遵循,作為推動數字政府建設的根本保障。市委認真履行領導責任,及時研究解決數字政府建設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數字化改革新局面。

                          我市首創的“刷臉辦事”新場景,創新推出許可證到期提醒服務,全面推行證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機制,變“坐等上門”為“提前服務”,目前已納入企業提醒數據6.2萬條,證照到期前成功續證率100%。

                          我市認真落實國家、省“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要求,組建1+13工作專班,逐項制訂方案,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清單首批13個事項已經全部上線?!伴_辦餐飲店一件事”“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被列為全省試點。

                          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和流程再造,目前我市2221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網上可辦事項2214項,占比99.68%,辦理時限壓縮比90.97%。

                          此外,我市建設“許昌市數字政務門牌”,通過圖文并茂的辦事攻略和情形引導,有效解決群眾辦事“不會辦、找不到、問不清”等難點、痛點;以涉及企業和民生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為重點,拍攝“秒懂政務”短視頻,在“我的許昌”App和許昌政務服務網等相關媒體渠道發布,讓零基礎的群眾聽得懂、學得會、填得對。

                          與此同時,我市推進“公共場所衛生許可”“醫療廣告審查”等事項實現“智能秒批”,變“線下跑腿”為“線上申報”,群眾可24小時隨時隨地辦理業務;推進線上、線下協同跨域辦,與40多個城市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協議,有效滿足我市外出人員跨區域辦事服務需求。

                          中原電氣實驗室局部。本報記者 牛書培 攝

                          從“碎片化”到“智能化”

                          過去,因為社保窗口少、工作人員少等原因,群眾進行社保業務辦理,存在辦理窗口離家遠、上了歲數行動不便、小問題也要排長隊等問題。

                          為實現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業務“就近辦”“多點辦”“馬上辦”,我市打造了社會保險業務“15分鐘服務圈”,給廣大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務。

                          數字,是照亮城市發展的一道光。我市嚴格落實審批服務首席代表制,推進負面清單之外政務服務事項集中入駐和辦理,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加強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管理,推進政務服務運行標準化、服務供給規范化、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化,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進政務服務向營業網點、商圈等社會化場所延伸。

                          夯實“三朵云”載體作用。自2016年至今,我市自建“三朵云”,分別是基于x86架構的“政務云”和基于arm架構的“信創云”“鯤鵬云”“三朵云”的云主機合計1600余臺,我市共部署75個單位299個非涉密業務系統,云資源綜合利用率54.6%,為我市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實現政務外網全覆蓋。目前,我市共有205家單位接入電子政務外網,萬兆下聯9個縣(市、區),109個鄉(鎮、街道辦)均已經實現全千兆覆蓋。

                          有效推進“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貫通。按照“縱向打通、橫向匯聚”工作要求,持續優化市級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功能,實現統一用戶中心、統一公文交換的無縫對接,確保市、縣協同辦公全面覆蓋。截至目前,市級黨政協同辦公系統已覆蓋市直政務部門及相關機構243個,9個縣(市、區)政務部門32個,總用戶量2745人,月均發送公文及各類通知1000多件。

                          持續推進各類政務數據的歸集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歸集結構化數據60億余條,累計訂閱省級數據資源454項,匯聚市級數據資源283項,其中納入數據共享責任清單188項,有力助推了我市政務數據共享復用工作開展。

                          此外,我市扎實開展網絡攻防演練,對市級政務云、電子政務外網和重要政務信息系統進行全面體檢,對發現的安全漏洞全部督促完成整改;同時,持續加強市級政務云平臺的安全監測,對重要信息系統部署入侵檢測、安全審計和防火墻等安全防護設備,進一步提高風險防范能力。自2024年以來,市級政務云平臺共監測并防御攻擊11.8萬余次,封堵國內外威脅IP300多個,預警處置“三高一弱”(高危漏洞、高危端口、高風險外連、弱口令)等問題近4000起。

                          中原云都數字港項目。本報記者 喬利峰 攝

                          從“線下辦”到“網上辦”

                          “我是來這里辦理大貨車通行證的,以前辦理通行證要跑好幾個部門簽字,簽過字再拿材料接著辦,很不方便,需要好幾天才能辦完?,F在在市民之家辦理,非常方便,省勁多了,十來分鐘就能解決,給市民之家點個贊?!比涨?,市民李先生說起許昌市民之家的政務服務贊不絕口。

                          不少人肯定經歷過忘帶或丟失紙質證照的窘境,申領換發非常不便。在數字政府建設的過程中,我市深化電子材料共享應用,強化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證照、電子材料推廣應用,嵌入政務服務全流程。目前,全市已累計制發119種390萬余本電子證照。

                          同時,我市完成15個自建業務系統與電子證照管理系統對接,實現191項政務服務事項“免證可辦”,向全市企事業單位發放近4000枚電子印章,將電子印章用于房產交易、不動產登記、公積金辦理等業務領域,同時支撐個人手寫簽名20萬余次。

                          探索推進服務兩端智能免填。我市通過統一受理系統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等實現已有數據字段免填寫,減少群眾辦事重復填寫,減輕窗口人員錄入壓力;利用RPA機器人、OCR技術實現自動“錄入”,解決窗口人員“二次錄入”難題;打造智慧高效政務服務模式,全省首創推出許昌本地大貨車入市通行證“智能秒批”服務。

                          我市探索從預約、取號到窗口辦事全流程的線上、線下融合“刷臉辦事”新場景,可調用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屬證書等100多種證件,完成4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解決證照材料重復提交、循環提交等問題。

                          要想發展經濟,讓企業在許昌安安心心扎根發展,提供高效、貼心、周到的政務服務必不可少。我市按照“1+2+3+N”模式,持續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務平臺功能,目前已梳理上線惠企政策文件2214個,涉及獎補資金6.35億元,惠及企業11500多家。

                          一項項數據的不斷完善,一個個指標的不斷提升,撲面而來的數字化建設成效,彰顯著市委、市政府數智賦能經濟發展的決心。同時,隨著融入、創新、整合、行動,一系列規劃的誕生,數字許昌建設的嶄新畫卷也正在徐徐展開。


                          編輯:李詠梅  杜鵬勃     校對:樊迎喜

                          責編:楊儀                     終審:黃雙燕


                          久久午夜视频_欧美 日韩 中文 国产_亚洲精品中字在线_亚洲无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