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飲馬河畔拍婚紗照。本報記者 牛書培 供圖
11月23日,素有“河南社會治理晴雨表”之稱的《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在鄭州發布。《報告》顯示,許昌宜居度綜合得分居全省首位,獲得感指數、城鄉居民幸福感得分位列全省第二,數字政府建設、營商環境指數排在全省前列。
宜居,簡而言之,是指一個地區或城市具備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的條件,不僅包括自然環境,而且涵蓋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生活服務、和諧的社會氛圍。
宜居度拿下全省桂冠,許昌的基礎和底氣來自哪里?
底氣來自優美的生態環境。“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痹S昌素有“水的世界,樹的海洋,花的故鄉,鳥的天堂”美稱,城市生態水系環通長達110公里,串起多條河流和古老護城河,還“鑲嵌”了大片濱水林海,形成了“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生態格局。許昌持續實施“綠滿許昌”行動計劃,公園和綠地隨處可見,“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國字號榮譽是對這座城市生態環境的最佳贊譽。
底氣來自完善的公共設施。許昌積極打造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務網絡,目前已形成15分鐘休閑健身圈、生鮮便利圈、醫療服務圈、智慧閱讀圈和養老服務圈,讓市民群眾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感受到了城市的溫度和人文關懷,這大幅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市還積極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環?!钡某鲂蟹绞?,投入資金建設城市綠道,綠色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出行分擔率已達73%,出門騎“小綠”已成為許昌人的生活新時尚。
底氣來自精細的城市治理。作為全省唯一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城市,許昌市“數字城管”每年受理各種事項20多萬件,辦結率逾99%。許昌環衛推出“潮汐式”保潔模式,精準研判市區重點部位的人流量峰谷值,打造符合精細化作業標準的保潔模式,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讓市民群眾心曠神怡。許昌城管開展溫情執法、柔性執法和服務型執法,主動開放城管服務崗亭,為外地瓜農提供過夜場所;主動劃出特殊攤位,幫助行動不便的商販擺攤……這些生動畫面和感人瞬間,讓城市變得格外溫暖。
底氣來自厚植的民生福祉。許昌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大力實施“四改一增”工程,先后改造老庭院、老廠院、老市場300多個,提升改造老街道80多條,增加公共停車位上萬個。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注重教育資源的均衡分布,投入大量資金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有效解決“入學難、大班額”問題,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公平、優質的教育環境。
底氣來自均衡的城鄉發展。許昌市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聯合確定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積極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大力提升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上取得顯著成效。全市每個鄉(鎮、街道)均配備垃圾轉運車輛,2000多個行政村(社區)也配齊了保潔員和配套保潔設備,有效解決了農村“垃圾咋處理”難題。
許昌以其深邃的生態智慧、溫暖的人文關懷和精細的社會治理,展現了宜居的真諦,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堅定的步伐,向著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的目標邁進。
讓我們期待,許昌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不僅筑就物質文明的豐碑,還鑄就精神文明的高峰,成為一座既宜居又宜業,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城市,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貢獻許昌智慧和力量。
??自今日起,本報連續推出5期“許昌何以最宜居”專題報道,敬請關注
編輯:楊儀 呂科 校對:張良
責編:賈同嶺 終審:楊紅衛